海東日報首頁

積石二章

2024-01-08 09:39:45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王偉章

永保平安

甘肅、青海兩省地震災區始終牽掛著我的心,只求蒼天保佑、人民平安。

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還居住著一個從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保安城遷徙過去的叫保安的民族。保安族主要分布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劉集鄉,劉集鄉是此次震中。

1

保安族原居住于同仁的保安城。據文獻記載,明洪武四年(公元1400年),在今同仁縣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變為族名的。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會發展,人口增加。當時保安城內“番回”達百余家,城外有四屯,一干余戶,由土千戶統治。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土千戶王喇夫違抗清朝,川陜總督岳鐘琪派兵進剿,將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設“把總”,改屬西寧鎮統轄。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又隸屬循化營,由蘭州府管轄。

同治初年,保安族被迫東遷。先在今天的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居住數年,后又轉徙至今甘肅積石山大河家、劉集一帶定居下來,他們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莊,仍被習慣地稱為“保安三莊”。1950年,根據本民族的意愿,定名為保安族。

2

保安族作為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他們至今保留著部分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以全羊席為盛。食肉離不開刀,保安族最出名的便是保安腰刀,周恩來總理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外賓。

“什樣錦把子的鋼刀子,

銀子(啦)包下的鞘子;

青銅打下的尕鑷子,

戴上是格外的樣子。”

刀已經不是生活用品,而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征。一把精美的保安腰刀,絕非你看到的表象那樣簡單,它華麗的外表下是多達八十多道的制作工序,少則也有三四十道工序:設計、鍛打、淬火、鑲嵌、砸鉚,一道都不能少。僅制作刀柄一項,就要對黃銅片、紅銅絲、白鐵絲、牛角、塑料等不同材料分別進行加工,然后將其巧妙疊合膠鉚而成,再雕繪圖案、拋光、打磨……最后才能打造出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潢考究的保安腰刀。著名的“雙刀”和“雙壘刀”的刀把,多用黃銅或紅銅、牛骨壘疊而成,圖案清雅美麗,享有“十樣景”的贊詞。雖然保安族鮮有人知,但保安腰刀卻蜚聲海內外,尤其在阿拉伯國家頗負盛名。

3

說到”保安三莊“之一的大墩村,就不能不提到大墩峽。峽冠以“大墩”,源于地理位置。峽口山嶺乃大墩堡所在的地方。此堡位于大河家鎮大墩村,筑墩時間不詳,至遲明代已有堡,為守御積石關的烽堠墩臺之一。

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河州知州趙桂芳駐防積石關時,在原墩基礎上筑堡,取名“靜安堡”。民國時期黃陶庵《續修導河縣志》云:“靜安堡,州北一百二十里,在積石關內大墩坪上,咸豐十一年知州趙桂芳筑。”堡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墻高6米,厚2.5米,占地2萬平方米。堡中心有一用泥土筑砌的堅固小堡,為駐軍官員指揮所。設東西兩門并建有門樓,西門遙對積石關,門頂嵌石質“積石鎖鑰”匾額,石刻橫額,長約1米,寬約0.5米,無年月款識。

大墩堡城墻現保存基本完好,堡內住有村民。村民以農業生產為主,畜牧和采集為輔,手工技藝卓絕。保安族種植的薄皮核桃、冬果梨和他們制作的銅質鑲花腰刀,素有“保安三寶”之譽,聞名甘青。西北五省區首座玻璃式空中吊橋——大墩峽天橋就在這里,期待人們一探究竟。

4

和周圍其他少數民族一樣,保安族都喜歡當地的民歌——“花兒”。風靡全國的《花兒與少年》創始者之一、“花兒王”朱仲祿就有首以保安令創作的花兒《袖筒里筒的是千里眼》,因優美的曲調,蜚聲全國。

(哎)袖筒里筒的是(哎喲喲啊呀)千里眼(呀),

( 哎喲千里眼呀),遠山(下來啊呀呀哎)照成(個)近山(呀);

(哎)阿哥是孔雀(者哎喲喲啊呀)虛空里旋(呀),

(哎花兒尕連的手呀),尕妹子是(啊呀呀?。┎砰_的(個)牡(呀)丹(噫)。

1957年夏天,正是帶著這首歌,朱仲祿參加了北京舉行的全國專業音樂舞蹈會演,演唱了《一對白鴿子》(嗆啷啷令)和這首歌,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中國唱片社為這兩首“花兒”灌制了唱片。會演結束后,朱仲祿隨團在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石家莊、鄭州、開封等北方城市巡演,使“花兒”廣為人知。

積石成山

積石山縣地震了,用什么主題鼓勵抗震救災的士氣?我想了很多詞,只想出一個詞“積石成山”。

1

典籍是這樣記載積石山的?!渡袝?middot;禹貢》說:“導河積石,至于龍門”?!渡胶=?middot;西次三經》說:“又西三百里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渡胶=?middot;海外北經》說:“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渡胶=?middot;海內西經》說:“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渡胶=?middot;大荒北經》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在禹治水以前就已經有了關于積石山的傳說。

2

進入漢代,人們開始確定積石山的地理位置?!稘h書·地理志》說“金城郡河關,積石山在西南羌中。”孔安國說:“積石山在金城西南,河所經也。”認定積石山在河關西南羌中。隨著視野的擴展,積石山進一步西移?!逗鬂h書·段潁傳》說:羌寇隴西、金城塞,潁追之,遂至河首積石山,出塞二千余里。由此進一步分化出大積石山和小積石山?!妒酚?middot;大宛傳》云:“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注鹽澤,行地下,其南河源出……河注中國”。這些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更增添了積石山的神秘色彩。

3

唐代對河源又有了新的認識?!妒酚浾x》引《括地志》說:黃河源從西南下,出大昆侖東北隅流經于闐,入鹽澤,即東南潛行入吐谷渾界大積石山,又東北流,至小積石山。小積石山即漢認定的積石山(亦即現在的積石山),《史記正義》引《括地志》說:“積石山又名稱小積石山,在河州枹罕縣七里。”

大積石山歷代不傳,已失其具體所在。唐據吐谷渾疆界推測,當在青海境內。根據黃河“伏河重源”,為了附會河水發源昆侖流經積石山的神話傳說,今人更確定大積石山即阿尼瑪卿雪山。阿尼瑪卿山藏語寓意:強健的祖先。

4

有山必定有關。積石關,舊名臨津關,為前涼張軌所置?!蹲x史方輿紀要》載“臨津城在(河)州西北百二十里”“黃河上渡、直(河)州西北百二十里之積石關,路通西寧”。貞觀年間,一代名將李靖討伐吐谷渾,帶領大唐將領,刀光曜日,曾策馬此地,在小積石山建成積石軍城。宋元在此,設立州城。到了明初,朱元璋一統南方后,特命大將鄧愈,率軍西來,兵戈閃光,軍鋒無前,連下洮山、岷山、河州,設二十四關,并沿山設置烽隧。

民國《續修導河縣志》以“積石神功”列入河州八景之第一景觀。至今,積石關南山峰,大墩峽口大墩村,即為當時設置墩堡之地。

5

有水就有路,有水必有渡。“馬河只許皮船渡,戎地全憑驛騎乘”。皮船就是青藏高原地帶急流河道中用樹枝作骨架、外蒙牦牛皮的船。

臨津渡渡口的開通,方便了南北兩岸,使青海與內地的貿易聯系更加緊密。那條最初由此經允吾入令居,再分赴河西或湟中的道路被取道古鄯、柴溝、峽門經樂都至西寧的道路取代,成為后來名聞遐邇的唐蕃古道。從此古渡口不僅接待了各個時期的官員、使臣,也為歷代高僧、商旅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歷史上東晉高僧法顯、南宋僧人法勇,北魏時比丘惠生及宋云、隋煬帝及唐高僧道宣等,都曾先后取道于此,或往西域、或往印度(經西藏),許多使者商隊,也都是由臨津渡河,進入青海境內。

6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從海拔6000多米的“龍脈之祖”昆侖山系巴顏喀拉山大積石山,再到海拔1800米的甘青交界祁連山系的小積石山,黃河更是一瀉千里。

從小積石山開始,黃河走出了巨龍“龍首”青海神奇的部分,走入了中國地理所說的中原的邊緣——隴原大地。作為甘青界山,是黃河進入隴原的閘口,它像一座巍峨的大壩,屹立在中國人的心里。

從大積石到小積石,我們的視野投放到中國西部,大愛輻射出一個更加完整的積石山:積石成山,涓滴成海,抗震救災凝聚磅礴力量;同甘共濟,情暖凜冬,甘青災區勝利渡過難關。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在线不卡无码不卡视频_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_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99_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