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璐 通訊員 魏宗輝)去年以來,海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在制度體系、平臺建設、聯合獎懲、宣傳輿論等方面精準發力,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建設“誠信海東”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了解,為規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聯席會議制度,海東市制定出臺了《海東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海東市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方案》等,基本建成了數據全面覆蓋、應用領域廣泛、監管有力有效的社會信用體系,知信、用信、守信的市場規則意識和社會信用意識普遍增強。
與此同時,海東市深入實施投資“審批破冰”工程,將在線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內,審批總體時限控制在80個工作日以內,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受理事項辦結率95.44%。推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推行“全國一張清單”模式,全市新開辦企業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開辦事項。“青信融”平臺累計注冊小微企業5044家,發放貸款14.23億元。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累計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93項,承接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97項,政務服務網辦率達93.6%。全市95個鄉鎮(街道)、1587個村6794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省一體化平臺,網上可辦率達98%。
海東市全面普及“青松辦”App,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發票等應用不斷拓展,民生事項實現零距離服務、零成本溝通、指尖辦理,市場主體獲得感大幅提升。積極籌備成立全省首家信用協會,開展政策宣傳、行業規范、專題研究、咨詢服務、承辦委托等工作,進一步暢通政府、行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與服務渠道。扎實開展10個領域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處處受限”的聯合獎懲大格局逐步構建。率先在旅游、天然氣保供、房地產等行業實施分級分類信用監管,對160余家市場主體通過“信用中國”網站進行了信用修復。